close




週三的謊言

Mercredi mensonge

作者:克里斯瓊.葛尼耶
原文作者:Christian Grenier
譯者:林說俐
出版社:天培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759870
裝訂:平裝





克里斯瓊.葛尼耶(Christian Grenier)

  一九四五年生在巴黎,三十年內出版了各式各樣八十本小說,包括科幻、偵探、神怪、歷史、神話、童話等。他的故事一直很難被歸類成某一種特定類別,而作者本身也喜歡自己無法被歸類的狀態。

  葛尼耶長久擔任教職,之後做過記者、寫過劇本、編過叢書。自一九九零年起他開始全心寫作。他目前定居法國西南部的佩里戈爾。

  如果說《週三的謊言》不是自傳型態的書寫,此小說也是由私人感情和回憶所孕育而成。作者的父母是演員出身。他本人在靠近德伊的塞納河畔埃皮奈市生活了十五年。



善意的謊言,是體諒?還是遺憾?

  每週三,康史東爺爺(Papy Constant)十二點整一到,就會到兒子威威安家,在他常坐的那張沙發椅上就坐,喝一杯即溶咖啡,一邊跟孫女伊莎貝爾一起聽莫札特,十二點半一到就返回自己家。但是威威安要被調到法國南部的里昂了,這下要拿康史東爺爺怎麼辦?他絕對不會離開在巴黎郊區住了一輩子的獨棟小屋。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已經九十二歲的老人改變習慣。看來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要讓他知道真相!從此,威威安得東奔西跑,好繼續在每週三中午十二點整,迎接老爸的到訪,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本書特色

★一本充滿祖孫三代體貼、關懷與淡淡哀傷的感人小說!
★獲得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計畫贊助。



導讀 離開,是死去一點點 阮若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做兒女者一旦失去至親時才恍然大悟的話語。在小說的一開頭,我們就知道康史東爺爺過世了!他的孫女伊莎「好愛他」、「更加愛他」……

  而伊莎的爸爸威安呢?他也和時下的中產階級一樣,成天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致去緬懷過去、憧憬未來,就像一般的兒子一樣,雖然仍敬愛自己的父親,但卻受不了老人家的嘮叨或抱怨,否則就是習慣性地打斷對方的問話,試圖敷衍,因此他們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共通的話題,也沒什麼好談的。反之,伊莎的母親瑪琳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她明白老爹的需求,也了解先生的苦衷。至於伊莎,她比較同情「弱者」,認為爺爺年過九十,雖身子虛弱但已儘量不麻煩別人,唯週三中午短暫的與家人共聚,聽聽古典音樂,所以不厭其煩地當名小聽眾、旁觀者,也很得老人家的疼愛。

  不過人生總是可能有變化的,威安在里昂找到大學教職,打算揮別巴黎中學教師的生涯;瑪琳懷了身孕,小公寓會容不下一家四口;然而伊莎就如同一個可搬動的家具,得隨著父母搬遷。但門前的大柳樹可搬不走,年事已高的爺爺不可能南下,她和小男朋友強納森勢必得分開,兩地相思。這一切都由不得伊莎。「離開,是死去一點點。」(Partir, c惀st mourir un peu.)對少女伊莎而言,這種失根的感覺是難以承受之重。

  為了不願讓康史東爺爺難過,懷疑遭到遺棄,威安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與房屋新買主商量,每週三同一時間空出屋子讓他們接待老爹。 威安也確實每星期三一大早就趕TGV上巴黎「報到」,瑪琳和伊莎也儘量配合,繼續這行之有年的「習慣」。不過其中的一些小插曲,則是事前難料的:唯一留下的咖啡杯不慎打破了,咖啡喝完了忘記補貨,暖氣忘了開,鐵路大罷工……這些都替《週三謊言》增添不少有驚無險的趣點。智者千慮,心有一失,康史東雖然人老,頭腦卻很清楚:威安的房間擺飾差異很大,飲料杯子也不一樣,沒什麼古典樂可以聽了,再者,瑪琳和伊莎都很少出現。紙包不住火,最致命的露餡處,是別的鄰居在路上和老爹聊天,不經意地說出他們已搬往里昂的事,還有他吃驚之餘,前來葛雷夫婦家詢問時赫然發現威安寄來的新生兒照片!

  康史東心中的疑惑解了,他以老者的智慧繼續和兒子玩這場週三謊言的遊戲。他的威安雖然搬遠了,但仍千里迢迢準時來探望他;而且強納森跟康史東特別投緣,他們兩個也常常談到伊莎,這也填補了老爹的空虛;還有葛雷夫婦從他那兒明白聽古典音樂的樂趣,並一齊數度陪他到闊別已久的家鄉薛堡,而他親生兒子是「無暇」陪他前往的。人生不就如此,有得有失;提詞員康史東到了落幕的一刻,可壽終正寢、含笑九泉,悄悄前去與老伴路易絲重聚,夫復何求?

  倒是自作聰明的威安,直到父親離開人世,聽見別人對康史東的讚美,才懊悔遺憾不懂父親的心,沒耐心細聽他說話,對遠遊的兒子而言,這一切都太遲了。把握和家人一起「登山」和「下山」的旅程吧!明天太陽還會再升起,但照耀的可能是不一樣的家庭。──作者在小說結尾如是說:「一棵樹死掉的地方,長不出另外一棵。」它是長青的庇蔭處,不可取代的……

  這是部觸動人心的溫馨小品,作者以一個平凡的家庭為例,卻點出了我們都會遭遇到的一些議題,譬如人生的意義、家庭的重要性、青少年的心事、人口老化的問題,再再發人深省。又隨著書中莫札特的曲子,讀者的情緒也跟著劇情牽引浮動,優美卻略帶感傷。

.本文作者阮若缺教授,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歐語學程主任。

推薦 相愛,不是要愛得多,而是要愛得久

武忠森 這本《星期三的謊言》是我在二○○六年十月法蘭克福書展上,聽取過法國巴亞(Bayard)出版社版權人員的簡介以及大力推薦之後,決定代理的眾多書籍之一。當時只覺得這本書的故事實在動人。更高興的是,天培出版社慧眼看中了這一本在一片書海之中,宛如璞玉的小書。

  《星期三的謊言》確實是一本好看的小說,每個主角人物都刻劃鮮明:舉凡年邁而步履蹣跚的康史東爺爺、情竇初開而不忍離棄爺爺的伊莎、專情而善解人意的強納森……每個角色都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故事的結構完整而且情節的鋪陳又是那麼合情合理而不落俗套。特別是葛雷夫婦和主角一家三代的微妙關係,更是讓人在閱讀之後頗有恍然大悟之感。為了不破壞讀者諸君們的興致,姑且在這裡先賣個關子。

  在克理斯瓊.葛尼耶(Christian Grenier)的妙筆之下,將一對其實彼此互相關懷卻不善於言表的父子關係(康史東爺爺與伊莎的父親)表現得如此傳神。感覺上,伊莎的父親拙於用言辭表達自己對於康史東爺爺的關心,但是他每週不辭辛苦也要一大清早驅車從里昂趕到巴黎舊居,以免錯過與康史東爺爺每週三下午的例行家庭聚會。由此看來,伊莎的父親是孝順的,他寧可隱瞞已經搬家的事實,也不想讓已經癌症末期的老人家心生被家人遺棄的感覺。另一方面,康史東爺爺也不忍戳破兒子善意的謊言,以免讓他徒增罪惡感……

  根據作者自述,《星期三的謊言》最初的版本要追溯至一九八九年,當時只是一則篇幅僅十二頁的短篇小說,篇名定為「週三的阿公」,是作者原本打算投稿給週刊發表的作品,後來因故作罷。到了一九九四年的時候,在Syros出版社前發行人力邀之下,將故事擴充成二十五頁,並打算收錄進一本中篇小說集。無奈,該出版社不久後遭到併購,發行人也黯然離開出版社,於是《週三的阿公》被束之高閣。而這一擱置,就是好幾年的時間!期間,從一九九五年至二○○○年,作者潛心為一家青少年兒童文學期刊(Je Bouquine)創作。他後來興起了要讓《週三的阿公》重見天日的念頭,但是問題來了:二十五頁的篇幅太短,這回他得讓整個故事大幅膨脹至五十頁左右!為此,作者對故事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許多故事支線以及人物,善解人意的強納生就是在此時創造出來的。

  葛尼耶將修改過的新版本寄給(Je Bouquine),但是未能獲得編輯部的青睞。選題委員會當中有一名委員告訴葛尼耶:「Je Bouquine不要這個故事,但是我要,克里斯瓊!讓我帶它去巴亞……」不過,五十三頁的篇幅仍然嫌短。於是,葛尼耶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充實故事內容,特別是主角人物的心理描寫。後來經過一翻波折,終於在二○○二年的某一天,巴亞出版社新上任的總編輯致電給作者,表達對於《週三的阿公》故事的濃厚興趣。雙方迅速針對小說內容展開了密集的討論。於是,《週三的阿公》變成了《星期三的謊言》,而我們也有幸成為這本動人小說的見證者。

  書末有一句話:「相愛,不是要愛得多,而是要愛得久。」,我很喜歡這句話,也相信大家都會贊同這句話。除此之外,對於自己所關懷之人,也應當及時表達對他(或她)的愛,才不會出現諸如「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生遺憾。希望大家都能「愛要及時」,不管是對至親或是心上人,以免徒生惆悵。

  .本文作者武忠森先生,輔仁大學法文系,法國巴黎第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畢業。從事歐語翻譯版權經紀多年,現為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應外系法語講師,以及自由譯者。

書中,以很平實的手法,寫出了從子女的角度看到父母的嘮叨及抱怨~~
又從父母的角度,去讓我們知道,那些嘮叨那些抱怨,其實都只是需要傾聽需要關懷的”換句話說”罷了~~
而子女表現出的不耐煩又何嚐一種不知情感表達方式下的自我保護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傘下的幸福 的頭像
    傘下的幸福

    傘下的幸福的部落格

    傘下的幸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